在重庆某建筑科技公司的研发实验室里,科研人员正通过电子万能试验机测试一款新型碳纤维胶的粘结强度 —— 数据显示,该产品与碳纤维布的粘结强度达 4.2MPa,较传统产品提升 25%,且在 - 20℃低温环境下仍能保持稳定性能。这一突破,正是 “重庆碳纤维胶” 近年来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的缩影。
配方革新是重庆碳纤维胶技术突破的核心方向。针对传统碳纤维胶存在的 “高温易软化”“潮湿环境粘结力衰减” 等痛点,本地企业联合科研机构开展定向研发:重庆绿建新材料有限公司研发的 “纳米改性碳纤维胶”,通过添加石墨烯纳米片与有机硅烷偶联剂,构建三维交联网络结构,使产品耐湿热老化性能提升 40%,在三峡库区码头加固工程中,经 5 年实地监测,胶体无开裂、无脱落;重庆建工集团自主研发的 “低温快固型碳纤维胶”,采用新型叔胺类固化剂,实现 - 10℃环境下 6 小时初固、24 小时完全固化,解决了我国西南山区冬季施工难题,相关技术已获国家发明专利(专利号:ZL202310245678.9)。
智能化施工装备的研发同步推进,进一步释放 “重庆碳纤维胶” 的技术优势。重庆某智能装备公司开发的 “碳纤维胶智能涂胶机器人”,搭载激光定位系统与压力传感装置,可实现胶体厚度精准控制(误差≤0.1mm),涂胶效率较人工提升 3 倍,且避免了人工涂胶不均导致的质量隐患。该装备已在重庆轨道交通 9 号线隧道加固工程中投入使用,累计完成 12 公里隧道碳纤维布粘贴作业,施工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达 100%。
截至 2024 年,重庆碳纤维胶企业已累计获得发明专利 32 项,参与制定《碳纤维片材加固混凝土结构用胶粘剂》(GB 50728-2011)等国家及行业标准 5 项,技术水平跻身全国前列。“技术创新让‘重庆碳纤维胶’从‘跟跑’变为‘领跑’,未来我们将聚焦‘智能监测型碳纤维胶’研发,实现胶体性能实时预警,进一步提升建筑加固的安全性。”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表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