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绿色建筑、循环经济为导向,重庆碳纤维布在既有建筑改造、绿色建筑建设中实现规模化应用,同时回收利用技术取得重要突破,形成“高效应用-循环再生”的可持续发展模式,为重庆“双碳”目标落地提供了坚实支撑。
重庆作为人口密集型城市,既有建筑存量大,抗震加固、节能改造需求迫切。传统建筑加固多采用混凝土浇筑、钢板焊接等方式,不仅施工周期长、能耗高,还会产生大量建筑垃圾。重庆碳纤维布的应用彻底改变了这一现状 —— 其施工过程无需大型机械,仅通过粘贴工艺即可完成加固,无粉尘、无噪音、无建筑垃圾产生,真正实现 “绿色加固”。
在渝中区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,施工团队采用重庆碳纤维布对居民楼墙体、楼板进行抗震加固。该材料与建筑结构紧密贴合,能有效提升建筑抗震等级至 7 级以上,同时不占用室内空间,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。据统计,采用重庆碳纤维布进行加固的建筑,施工周期较传统工艺缩短 60%,单位面积能耗降低 80%,项目综合成本节约 25%。目前,重庆已有超过 200 万平方米的既有建筑采用该材料完成加固改造,涵盖居民楼、学校、医院、办公楼等多个类型。
在绿色建筑领域,重庆碳纤维布被广泛应用于新型建筑构件制造。通过与混凝土、树脂等材料复合,重庆碳纤维布可制成楼板、梁柱、幕墙等部件,不仅强度高、重量轻,还能有效减少水泥、钢材等传统高耗能建材的使用量。重庆某绿色建筑示范项目数据显示,采用重庆碳纤维布复合材料构件的建筑,建材能耗降低 30%,建筑整体自重减轻 20%,室内采光率提升 15%,完全符合国家绿色建筑三星标准。
更值得关注的是,重庆碳纤维布的回收利用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。依托重庆本地科研机构的技术攻关,已成功研发出物理回收与化学回收相结合的再生工艺,回收后的碳纤维布性能保留率达 85% 以上,可再次应用于建筑、市政、家具等领域。目前,重庆已建成国内首条碳纤维布回收示范生产线,年处理能力达 500 吨,实现了 “资源 - 产品 - 废弃物 - 再生资源” 的循环闭环。
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重庆碳纤维布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与循环利用实践,为绿色建筑发展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经验。下一步,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,鼓励更多建筑项目采用重庆碳纤维布,同时推动回收利用产业规模化发展,助力重庆打造绿色建筑示范城市与循环经济高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