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以前总担心老房子墙体开裂、楼板松动,现在加固后住着踏实多了!”3月15日,在渝中区大溪沟街道建设路社区老旧建筑改造现场,居民王女士看着施工人员完成最后一批植筋胶固化验收,脸上露出了笑容。记者从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获悉,2024年以来,重庆在全市老旧建筑改造工程中全面推广“重庆植筋胶”应用,截至目前已完成1032栋老旧建筑的结构加固,涉及渝中、江北、沙坪坝等8个核心城区,有效解决了老建筑墙体开裂、承载力不足等安全隐患。
重庆作为典型的山地城市,老旧建筑存量大、结构类型复杂,部分建成于上世纪 80-90 年代的住宅、办公楼因使用年限长、荷载增加,出现混凝土构件老化、钢筋锈蚀等问题,亟需通过结构加固提升安全性能。此前,传统加固方式多采用焊接、外包混凝土等工艺,存在施工周期长、对建筑原有结构破坏大、成本高等问题。而 “重庆植筋胶” 凭借粘结强度高、施工便捷、与原有混凝土兼容性好等优势,成为老旧建筑加固的优选方案。
在江北区观音桥街道洋河社区改造项目中,记者看到施工人员正在对一栋 1992 年建成的 6 层住宅楼进行承重墙加固。“这栋楼此前出现墙体横向裂缝,经检测是承重墙承载力不足,我们采用‘重庆植筋胶’进行植筋补强,通过在原有墙体钻孔、注入植筋胶、植入新钢筋的方式,让新老结构形成整体受力体系。” 项目技术负责人介绍,该项目共植入直径 12-16mm 钢筋 2800 余根,全部使用符合重庆本地气候特点的 “重庆植筋胶”,其胶体韧性好、抗收缩性强,能有效适应老建筑混凝土基材的微小变形,避免加固后出现二次开裂。施工过程中,技术人员还通过现场拉拔试验实时监测加固效果,每 50 根钢筋随机抽检 1 根,检测结果显示,“重庆植筋胶” 的粘结强度平均值达 12.8MPa,远超设计要求的 10MPa,且施工周期较传统工艺缩短 40%,施工噪音降低 60%,最大限度减少了对居民生活的影响。
除住宅改造外,“重庆植筋胶” 还在老旧公共建筑功能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。在沙坪坝区三峡广场旁一栋老旧商场改造项目中,施工团队为满足新增电梯、扩大商业空间的需求,采用 “重庆植筋胶” 对原有楼板、梁柱进行加固改造。“商场原有楼板设计荷载为 2.0kN/㎡,新增电梯后需提升至 3.5kN/㎡,我们通过在楼板底部植入抗剪钢筋,并用‘重庆植筋胶’确保钢筋与混凝土的可靠粘结,同时对梁柱节点进行植筋补强,提升整体抗震性能。” 项目工程师表示,改造后经第三方检测,楼板承载力提升 75%,梁柱抗震等级从原有的三级提升至二级,且改造过程中商场正常营业,未造成经济损失。
据重庆市住建委老旧建筑改造专项办公室负责人介绍,为确保 “重庆植筋胶” 在改造工程中的应用质量,重庆建立了 “三检制” 验收流程: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,监理单位需对植筋位置、深度、胶层厚度进行全数检查,再由第三方检测机构对粘结强度进行抽样检测,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。2024 年以来,全市老旧建筑改造项目中 “重庆植筋胶” 应用合格率达 100%,未发生一起因植筋胶质量问题导致的安全事故。下一步,重庆将继续扩大 “重庆植筋胶” 在老旧建筑改造中的应用范围,计划 2025 年完成 1500 栋老旧建筑加固,同时探索其在历史建筑保护中的适配性,在不破坏历史风貌的前提下提升建筑安全性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