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典型的山地城市,重庆境内桥梁、隧道占比高,且多数早期建设的交通设施已进入服役中后期,结构加固与安全提升需求迫切。近年来,重庆碳纤维布凭借高强度、耐腐蚀、施工便捷等核心优势,逐步取代传统加固材料,成为山地基建养护改造的 “主力军”,近期在渝东北、渝东南多座老旧桥梁加固工程中实现规模化应用,成效显著。
重庆山地地形复杂,桥梁多跨越峡谷、江河,长期面临高温高湿、地质沉降等自然环境挑战,传统加固材料如钢板、混凝土存在重量大、耐腐蚀差、施工周期长等局限。重庆碳纤维布的出现有效破解了这一难题 —— 其抗拉强度可达普通钢材的 5-8 倍,而重量仅为钢材的五分之一,同时具备优异的抗酸碱、抗紫外线性能,能适应重庆潮湿多雾的气候特点,且无需大型施工设备,可在不影响交通通行的前提下完成加固作业。
在渝湘高速某重点桥梁加固项目中,施工团队采用重庆碳纤维布对桥梁主梁、桥墩连接处进行粘贴加固。通过前期精准检测与方案设计,重庆碳纤维布与原结构形成牢固整体,不仅提升了桥梁的承载能力和抗疲劳性能,还将施工周期缩短 40%,综合维护成本降低 30%。经第三方检测机构验证,加固后的桥梁结构强度满足现行公路桥梁设计规范,使用寿命可延长 15-20 年。
“重庆碳纤维布的适配性非常契合山地基建的加固需求。” 参与项目的工程师介绍,该材料在弯曲结构、复杂节点的贴合度上表现突出,能有效分散结构应力,尤其适用于重庆山区曲线桥梁、高墩桥梁的局部加固。目前,重庆已有超过 50 座老旧桥梁、20 余座隧道采用该材料完成加固改造,涵盖高速公路、城市主干道、县域公路等多个领域。
市交通养护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,重庆碳纤维布的推广应用,不仅解决了山地基建加固的技术痛点,更推动了交通设施养护的绿色化、高效化转型。下一步,将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一体化建设,进一步扩大重庆碳纤维布在跨区域通道、山地轨道交通等重大项目中的应用范围,为重庆基建安全筑牢技术屏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