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“双碳”目标深入推进,重庆新能源产业加速布局,风电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迎来爆发式增长。作为高端新材料的核心代表,重庆碳纤维布凭借轻量化、高强度、抗老化等优势,在新能源装备制造中实现关键突破,为绿色能源装备的高性能化、国产化提供了重要支撑,推动重庆新能源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。
西部(重庆)科学城作为新能源产业集聚高地,已形成涵盖风电装备、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、核心零部件生产的完整产业链。重庆碳纤维布的研发与应用,正成为产业链升级的 “关键一环”。在风电装备领域,重庆碳纤维布被广泛应用于风电叶片的主梁、蒙皮等核心部件 —— 相较于传统玻璃纤维材料,重庆碳纤维布制成的叶片抗疲劳性能提升 50% 以上,重量减轻 30%,可有效提升风机发电效率,降低机组运维成本。目前,重庆本地风电装备企业生产的 1.5MW 以上风机叶片,已实现重庆碳纤维布的规模化应用,相关产品出口至东南亚、欧洲等地区。
在新能源汽车领域,重庆碳纤维布为车辆轻量化提供了最优解。通过在车身框架、底盘部件、电池外壳等部位采用重庆碳纤维布复合材料,车辆自重可降低 15%-25%,续航里程提升 20% 左右,同时碰撞安全性显著增强。重庆某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的数据显示,采用重庆碳纤维布打造的轻量化车身,在续航测试中较传统钢结构车身提升 120 公里,每百公里能耗降低 1.8 千瓦时,充分契合新能源汽车 “提质降耗” 的发展需求。
为适配新能源装备的严苛使用环境,重庆碳纤维布的技术创新持续提速。依托重庆大学、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等科研平台,产学研团队成功研发出耐高低温、抗湿热老化的改性碳纤维布,在 - 40℃至 80℃的温度范围内保持稳定性能,满足风电叶片户外服役、新能源汽车极端工况的使用要求。此外,针对新能源装备的大规模生产需求,重庆碳纤维布的生产工艺实现自动化升级,产能提升 3 倍,成本下降 20%,为其产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。
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重庆碳纤维布在新能源装备领域的广泛应用,不仅推动了新材料与新能源产业的深度融合,更增强了重庆新能源装备的核心竞争力。下一步,将加大对碳纤维布产业链的扶持力度,鼓励企业开展高端产品研发,拓展在储能装备、氢能设备等新兴领域的应用,助力重庆打造国家级新能源产业集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