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庆作为老工业基地,拥有大量建成于上世纪 80-90 年代的老旧居民小区与职工宿舍,这些建筑普遍存在墙体开裂、楼板渗漏、结构承载力不足等问题。近年来,重庆灌浆料凭借施工便捷、与旧结构兼容性强、环保性突出等优势,成为老旧建筑改造中的 “关键材料”,截至目前已助力全市 200 余个老旧小区完成结构加固与功能提升,惠及居民超 10 万人。
重庆老旧建筑多为砖混结构或框架结构,受当时施工技术与材料限制,部分建筑存在梁体蜂窝麻面、柱根空洞、墙体与梁柱连接不牢固等隐患。在改造过程中,传统加固材料如水泥砂浆存在粘结力弱、收缩率大等问题,易与旧结构形成 “两层皮”,加固效果不佳。“重庆灌浆料针对老旧建筑改造特点进行了配方优化,其粘结强度达 3.5MPa 以上,能与旧混凝土、砖块等基材形成牢固结合,同时采用低收缩配方,体积收缩率低于 0.05%,避免了加固后出现新裂缝。” 市住房城乡建委老旧小区改造专项工作组工程师介绍。
在渝中区大坪街道某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,施工团队采用重庆灌浆料对小区 6 栋 7 层砖混结构住宅楼的楼板进行加固。该小区楼板为预制空心板,因年久失修出现多处渗漏与断裂风险,传统加固方式需拆除楼板重新浇筑,不仅成本高,还会影响居民正常生活。重庆灌浆料通过 “钻孔注浆” 工艺,从楼板表面钻孔将材料注入空心板内部,仅用 3 天就完成了 1 栋楼的楼板加固,且施工过程中居民无需搬离。“施工时基本没什么噪音,也没到处堆材料,加固后家里的楼板不漏水了,走路也感觉更踏实了。” 小区居民王女士说。
除结构加固外,重庆灌浆料还在老旧小区电梯加装、管网改造等环节发挥重要作用。在江北区大石坝街道某小区电梯加装项目中,施工团队采用重庆灌浆料对电梯井基础进行找平与加固,其流动度可满足电梯井狭小空间的填充需求,且 7 天抗压强度达 50MPa,保障电梯运行的稳定性。此外,在老旧小区给水管网改造中,重庆灌浆料被用于管道周边缝隙填充,有效解决了管道沉降导致的接口渗漏问题,管道维修频率下降 70%。
据市住房城乡建委统计,2023 年以来,重庆在老旧建筑改造中应用重庆灌浆料的项目占比从 30% 提升至 65%,单项目加固成本平均降低 20%,施工周期缩短 40%。下一步,重庆将进一步扩大重庆灌浆料在历史建筑保护、老旧厂房改造等领域的应用,制定《重庆灌浆料在老旧建筑改造中的应用技术规程》,推动老旧建筑改造提质增效。